欧洲轮胎企业加码中国市场应对变局

2024-12-11 10:00:11浏览:258次
欧洲轮胎企业加码中国市场应对变局

再生橡胶信息网报道欧洲轮胎企业在面对能源成本上涨、汽车市场销量下降等多重压力下,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市场,寻求新的增长点。在全球轮胎制造商排行榜中,米其林、普利司通、固特异等品牌依旧占据领先地位,但中国企业如中化入股的倍耐力和中策轮胎的迅速崛起,已经让它们跻身全球前十。国内轮胎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正逐步增强。

欧洲轮胎企业在本土市场遭遇挑战,如德国大陆集团计划裁员7150人,米其林关闭法国两家工厂,固特异集团也停止了在德国的两家工厂生产。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愈发显著,2023年中国乘用车销量超过3000万辆,新车所需的轮胎数量约1.3亿条,几乎等同于欧洲和北美市场的总和。汽车售后市场同样展现出巨大潜力。

为了把握中国市场的机遇,欧洲轮胎企业开始在中国增设工厂。米其林在沈阳工厂进行产能调整,总投资超过3亿元人民币,将卡客车轮胎产能逐步转换为乘用车轮胎产能。大陆集团也扩大了其合肥工厂的产能,计划到2027年将年产能提升至1800万条乘用车和货车轮胎。

中国轮胎制造商不仅在本土市场取得成功,也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。随着中国汽车制造商进入欧洲市场,中国轮胎品牌如中策轮胎、佳通轮胎、赛轮金宇轮胎、山东玲珑轮胎等也在欧洲市场逐渐建立起品牌影响力。中国品牌的轮胎以其高性价比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。

面对中国品牌的挑战,欧洲企业正在积极开发新产品。针对电动汽车的特殊需求,欧洲企业正在研发具有节能、降噪、降低阻力等特性的新轮胎,以保持其在全球轮胎行业中的竞争力。在全球轮胎行业的变革浪潮中,中国企业的崛起和欧洲企业的调整,预示着市场将迎来新的竞争格局和机遇。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