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税倒逼转型,老挝借力零橡胶关税开拓中国市场

2025-04-08 16:44:20浏览:253次
关税倒逼转型,老挝借力零橡胶关税开拓中国市场

作为老挝支柱产业,天然橡胶长期受制于20%的最惠国关税。2024年12月1日,中国对所有建交最不发达国家实施100%税目产品零关税政策,老挝橡胶出口成本大幅降低。老挝农林农村发展研究院橡胶中心主任松本·赛雅翁指出:“零关税政策实施后,老挝橡胶对华出口竞争力显著提升,企业利润空间扩大,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。”以万象制胶厂为例,该厂2024年8月投产,年产能3万吨,是老挝最大、设备最先进的制胶企业。技术主管通玛尼表示:“零关税后,物流和仓储成本下降,库存周转加快,原本需要4个仓库的货物,现在仅需1个即可,极大降低了经营风险。

2021年中老铁路开通后,跨境货运效率显著提升。目前,中老跨境列车日开行量从2列增至18列,单列牵引吨数达2500吨,物流成本较开通前下降40%-50%。便捷的运输网络与零关税政策形成叠加效应,推动老挝橡胶对华出口量持续攀升。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2024年1-11月,中国自老挝进口天然橡胶28.74万吨,同比增长32.8%。

在万象省新河县,村民苯米家种植的1000棵橡胶树年收入近9000万老挝基普(约合3.1万元人民币)。他感慨:“收入增长让村里添置了家电和摩托车,生活越来越好。我们希望更多中国消费者用上老挝橡胶。”产业链的升级同样显著。万象农业发展集团在老挝6省布局3个制胶厂和21个种植基地,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,累计带动超10万人就业。该公司副总经理杨熙表示:“零关税政策将助力老挝橡胶产业向深加工转型,未来计划拓展轮胎、医疗用品等高附加值领域。”

特朗普关税政策或倒逼中国加速多元化进口天然橡胶,老挝或成重要受益者​​。若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新一轮关税,中国可能通过扩大从东南亚等地区的天然橡胶进口来分散风险。这一策略不仅符合中国近年来推动的供应链多元化趋势,也将进一步凸显老挝等零关税伙伴国的战略价值。

关税压力下的中国应对:从“美国依赖”到“区域替代”​​。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可能迫使中国重新评估进口来源结构。天然橡胶作为轮胎、汽车零部件等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关键原料,其供应链安全至关重要。中国可能加速从东南亚国家(如老挝、泰国、越南)及非洲、拉美等地扩大采购,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间接依赖(例如部分美国大豆、能源产品通过转口贸易进入中国)。

挑战与变量:老挝产能能否匹配需求?​​尽管老挝橡胶产业快速发展,但其2024年总产量预计约15万吨(占全球1.5%),远低于泰国(400万吨/年)、印尼(350万吨/年)。若中国大规模转向老挝,短期可能面临供应瓶颈。不过,随着中资企业在老挝扩建种植基地(如万象集团规划新增5万公顷胶园),中长期产能或逐步提升。

中国可能同步加强与老挝外的其他国家的合作,例如泰国、越南​​:传统供应国,通过自贸协定维持低价;​​非洲(科特迪瓦、利比里亚)​​:新兴供应地,产量大但物流成本较高;​​国内替代​​:推广合成橡胶再生胶技术,减少天然橡胶依赖。

关税倒逼转型,老挝或成关键变量​​若美国加征关税,中国大概率会加速进口多元化进程,而老挝凭借零关税、铁路联通和政策协同优势,有望在短期内承接部分增量需求。长期看老挝的产能规模和产业配套仍需升级,中国亦需平衡供应链安全与成本效益。这一过程或重塑亚太天然橡胶贸易格局,同时为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提供经济增长新动能。

猜你喜欢